明日方舟異客值得培養嗎 異客精二技能詳解
2021-4-130大中小
明日方舟異客這個新幹員,相信還有很多小夥伴都不清楚,那麼這個幹員技能需要精二嗎,下麵為大家分享新幹員具體的攻略內容。
明日方舟異客精二技能詳解
首先是大家最關心的麵板。
驚蟄滿配676,夜魔是719,天火為838,攻擊力比例為94.02%和80.67%
艾雅法拉攻擊力762,莫斯提馬攻擊力889,套用相關比例進行折算,分別得到716.43和717.14,取均值並取整,得攻擊力為717。
本身這個模板的攻擊力就不會高到哪裏去,所以不用作過多期待。
1技能,自動充能,自動釋放,不可以充能。
參照夕的工筆入畫,以及梅的麻痹彈,推出異客1技能的等效倍率可能位於工筆入畫和強力擊·γ之間。
即等效倍率為152.2%~163.3%左右。
參考陳1、柏喙1的描述方式,以及共用技能動畫的特點,可以確定這個“數個目標”,本質上就是與普攻相同的目標數。
通過這兩個數據,在不知道實際技能倍率和技能CD的前提下,我們可以推測出,這一技能的dps範圍。
對單目標範圍在474.47~509.07之間,考慮到這個傷害還不帶天賦可能存在的增傷比例,也不算低了。如果按10%/20%的天賦增傷比例算,分別是521.9~559.98/569.36~610.88.
以點燃作為參考,雙目標均傷為621,三目標均傷為509,四目標均傷為453.5。
考慮到連鎖的均傷衰減幅度,即便天賦存在一定增傷效果,這一傷害也肯定是無法與點燃競爭的,但考慮到附帶的強停頓特性,以一技能而言,這個技能的強度和傷害在術師中勉強可以算是摸到了夕的尾氣(無天賦疊層542,滿疊層737)。
2技能,根據六星一貫的幹員設計思路看,除卻基礎模板和定位比較特殊的3位幹員外,2技能應該是一個“穩定”的技能,“穩定”的形式有3種:永續、小回轉、充能小爆發,從技能描述可以排除永續和充能小爆發。
小回轉周期的下限是灰燼的32.2,上限是刻俄柏的80。
去掉技能性質比較特殊的安潔莉娜(不開技能時不攻擊)後,我們可以抽象出1:1、2:1、3:1和作為特例的5:1四種回轉/持續的比例。
異客的2技能在特質上不可能為莫斯提馬的5:1模式。剩下的就是在三種模型中尋找並微調。
異客2技能持有的非傷害特性為範圍增加與最大目標數增加,考慮到實用性,範圍增加+1的可能性在99%以上(誇張修辭),目標數增加這一點,最多增加應該不會超過2,畢竟按現有的衰減來看,第六個目標的傷害就隻剩23.73%了,而怪海一般也就2個3聚組波次(H6-4),目標再多的意義比較小,而且空弦2技能彈5讓我更傾向於隻+1,這意味著這兩個特性在技能傷害的占模中並不高。
刻俄柏作為純輸出型術師,周期等效倍率是200%(這個不會因為敵人的選擇而波動),除此之外還有上限更高的,史爾特爾2技能打2期望是270%,對單226%,灰燼不補閃也有257.8%。
但這裏存在一個問題,異客本質是多目標攻擊的,群體攻擊又選擇小回轉技能的單位,莫斯提馬被我們排除掉了,而夕擁有頂級特效——範圍全打,同時也有範圍+1,所以也不好找參考,但夕2技能在擁有這一特性下,平均期望倍率也在151.6%,異客2技能的等效應該不會比這個數字小,畢竟範圍+1抵消之後,最大目標+1,肯定和範圍全打沒得比。
這個技能存在一個不好判定的地方在於,其技能描述中存在略微縮短的字樣,上一個明確在幹員預告中標注攻擊間隔縮短(其他基本都是加攻速)的幹員是刻俄柏,我們來看當初的措辭,使用的是“縮短”字樣。對應實際技能的4~6級。
然後“略微”到底是什麼個級別呢?
正好,有一個已知的地方存在程度遞進關係列表——力度表。
略微、小、中、較大、大、還有沒有直接存在的“超大”
刻俄柏2技能中使用的是,小,(中),較大,大,超大,一共5個級別。
那麼按照略微對應比小小一級的級別可以推測,異客2技能的遞進關係比刻俄柏小2級。
超大往下數2級,較大幅度。
查找刻俄柏2技能,較大幅度縮短對應的實際間隔變化方式——攻擊間隔*0.4
好了,我們成功從這個技能預告中推導出了我們的第一個數據,攻擊間隔*0.4。
2.3*0.4=0.92≈29*(1/30)=0.933s,這是異客2技能專三後,擁有的攻擊間隔。
那麼天賦停頓的理論減速效果將會由原模板的6.96%提升2.5倍至16.55%,至少相比原特性來看,不是可以完全忽略掉的數字了。
接下來是攻擊力加成部分,翻看各種因為實際倍率過大而無法給予大比例攻擊加成的幹員,如果其在技能描述中存在攻擊力加成字樣,那麼目前專三後,攻擊力加成比例最低的幹員是空弦,數值是+30%,那我們可以直接拿過來用,哪怕錯了也不會有太大的偏差嘛。
那麼我們將這兩個數據套入技能中,可以構築起一個完整的,2技能的技能描述。
技能開啟時,異客的攻擊距離+1,攻擊力+30%,攻擊間隔較大幅度縮短(*0.4),攻擊最大彈跳次數+1(/+2)
那麼我們在此基礎上,可以簡單粗暴的算出2技能的理論技能期倍率為325%,這起碼是一個符合六星水準的數字,刻俄柏的技能期等效倍率也不過是300%,夕是240.25%(殘血312.33%)
按1.1倍天賦增傷估算,技能期對首目標的dps大概為1038.62。
莫斯提馬2技能是1245,但屬於5:1的回轉模型,周期不行。
夕疊滿被動不打殘血是1031,基本一致,不疊被動不打殘血是837。
對於沒疊被動的夕,不打殘血時,打2強於潑墨淋漓,打3略遜一籌,打4沒得比。
考慮到夕在麵板上的特殊性,異客的2技能能和夕在傷害輸出層麵掰手腕已經是非常出色的了。
不過這樣的傷害輸出顯然不符合大多數人的期待吧。
周期實在沒法從技能描述中猜出來,畢竟3:1、2:1、1:1的模型都有實例支撐,具體是哪個還是未知數呢。
3技能,從gif中看出持續4s,劈了8下,技能描述用的額外攻擊字樣。
可以理解為脫手的,每秒2次的平A,等效倍率為460%,但秒均倍率不過是200%,折算出來也就1434,但持續時間隻有4s,爆發是真的高,但也是真的不夠看,更不用說還是隨機的,假設目標足夠集中的話,短期停頓等效效果為32%,也不算高。
如果這個技能可以同時丟並疊加的話,倒是比較可觀,這個技能如果沒有其他特效增益的話,確實短時間內是找不到什麼明顯的優勢空間的。
這個技能的具體表現要等實戰分析了。
畢竟以幹員本體而論,電法就是一個傷害不如常規九宮格群法的模板,而常規九宮格群法又被麵板特殊的夕吊打的存在,異客想要爭取上場機會,隻能從技能的表現入手。
通過對三個技能的分析,1技能或許還行,作為穩定的多目標停頓,在術師隊隊內估計有良好的發揮,需求解手的常規場合或許有用(不是指極限步數的解手流,而是日常應用的解手打法),2技能有著不錯的數值表現,有望憑借這個技能翻身成為可靠的法術輸出,然後3技能估計是我理解能力不足,暫時還找不到這個技能的發揮空間,估計要等幹員出來之後看實戰表現了。
再重申一遍,幹員的模板是幹員的基礎,但真正決定幹員表現與實用性的,是天賦和技能組的搭配。
殺回先鋒算中庸模板,五星在常規隊表現不佳,但風笛靠天賦和23技能的暴力數值翻身了。
絕食盾算中庸模板,火神的空窗期表現糟糕,然後泥岩靠天賦的絕對優勢翻身了。
近狙大家都不看好,五星在常規隊表現不佳,但黑靠天賦和3技能的暴力數值翻身了。
夕出來之前大家都不看好,但禁不住人家在基礎麵板上直球的大幅度增加數值啊。
五星不行,而六星強的例子太多了,以五星實用度給六星下結論的想法是不靠譜的。
模板是為了大家區分不同幹員的基礎特性而存在的,模板並不能決定幹員最終的實際表現,在幹員推出之前,沒有必要因為異客拿著驚蟄的模板,而驚蟄過往表現不佳,就急著給異客扣一個不行的帽子。
遊戲理解具備時效性,早露剛出的時候,一樣有不少人說她不行,然而現在早露的表現也慢慢起來了,異客如果沒在數值上落下太多的話,總歸還是有發光發熱的可能性的。
當然,在正式數據出來之前,我不會作抽卡建議,因為目前異客並沒有表現出某種“爆炸強”的天賦或技能機製。
網友評論